BBO,必博娱乐

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学校简介

成都工业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迄今已有110年的办学历史。陈毅元帅曾于1916-1918年在学校染织专业学习。在连续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急需为己任,坚守实业兴国教育情怀,形成了“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校训,“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和以工为主、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育人传统。学校先后隶属原二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以及四川省原电子工业厅等部门,长期面向行业办学,主要经历了“全国重点中专”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和“全国示范高工专”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两个办学阶段。2000年,学校由四川省电子工业厅划转省教育厅主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推进本科产教融合“厅校共建”全省唯一试点高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1645.74亩,有郫都、宜宾、花牌坊、大丰等4个校区。学校本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地理位置优越,校舍建筑面积约30.30万平方米。宜宾校区位于宜宾市三江新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与郫都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高效协同、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500余人,设有二级院(部)14个、本科专业39个,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门类,重点面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3个领域,构建起了适应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布局。

近年来,学校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地方、积极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为己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以建设“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高校为目标,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和“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空间明显扩展、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同类高校影响力明显增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学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一以贯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中心大局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抓手,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省级“三全育人”试点学院2个、省级思政精品项目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形势与政策”课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依托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设立成都工业学院红色文化研究院,被列为全省高校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培育项目。建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毅纪念园,充分发挥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坚持“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积极抢抓机遇,现有“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商务”“汽车服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数量位列省属高校第8、新建本科高校第1,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6门、省级首批应用型示范课程14门、省级一流课程31门,建有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年,学校省级教育成果奖实现新突破,牵头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参与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十。

学校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深入实施以“产教五融合”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与创新。获批四川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为全省5所本科高校之一,新建本科唯一。有5项产教融合案例被教育部规建中心优秀案例集收录。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毕业生深受各界欢迎,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科、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粮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华为、京东方、长虹、九洲、重庆平伟、迈普、上海莫仕、德州仪器、富士康、通威太阳能等知名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是四川省教育厅授予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获得2019、2020、202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本科组全国一等奖,省级“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9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2021年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2022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等。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2017-2021年)榜”中排名273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26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和科技兴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和教学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学校现有教职工1118人,其中,专任教师897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6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具有国家、省部级人才称号的拔尖人才50余人次,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次、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9人,“天府学者”特聘专家1人,四川省“四有”好老师1人。

学校现有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应用与技术实验室、电加工实验室、四川省产业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8个市厅级科研平台,有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个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57个建制实验室,获批国家级“新工科”实践项目2个,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近年来,学校注重培养特色鲜明的学术团队,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1年以来,有“四川省电子终端产品制造智能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半导体功率模块封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智能机电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研平台获批立项。2022年,人文与设计学院教师与校企合作企业联合研发的产品获得德国IF设计奖。

学校切实践行高校责任担当,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努力实施“开放国际战略”,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搭建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国(境)外交流合作成效明显。学校是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工学院联盟理事单位,与英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爱尔兰、丹麦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乌克兰、泰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俄罗斯、蒙古、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等国留学生来校进行学历教育及汉语学习。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与成都市,宜宾市,达州市,甘孜州,成都市金牛区、郫都区的校地合作,注重与行业领域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合作建立了110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6个为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中,学校积极发挥智力优势,定点帮扶的色达、宣汉县脱贫摘帽并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称号,直接帮扶的宣汉县渡口乡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学校获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脱贫攻坚嘉奖,学校驻村干部获表彰5人次,1人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学校聚焦创新改革和能力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四川样板”示范效应日益彰显。学校积极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是“国家‘十三五’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高校、“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5个项目获批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当选“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电子信息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四川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同类高校影响力明显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不断凸显。

时值学校建校110周年,新征程上,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天府大地办大学,回归应用之魂育英才,围绕人才培养核心,深耕教学科研一线,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学校“三个大会”精神,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高校而团结奋斗。(2023年2月)

    党委书记:严余松
    党委副书记、校长:叶仲斌
    四川省纪委监委驻成都工业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仁
    党委副书记:成和平
    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保县、李成大、侯孟书、张世凭

  严余松:党委书记,1963年5月生,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建及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宣传、统战、稳定及意识形态、保密、离退休等工作。分管党建工作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党委统战部、党校、学校保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系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
  严余松教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系统优化、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物流系统规划及其智能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有20多篇被SCI、EI收录。获国家和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铁道部科技进步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出版《现代农业物流理论与实践》等专著和教材多部,先后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00名。
  现任全国新建本科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科技厅、省工程咨询院等部门交通及物流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全国博士学位论文网上评议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家。
  

  叶仲斌:党委副书记、校长,196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综合改革、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审计、 图书档案、信息公开、信访等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综合改革与政策法规处、审计处、图书馆、档案馆、信访办公室。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田应用化学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SCI论文70篇,出版教材1部,授权发明专利2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奖1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李 仁:四川省纪委监委驻成都工业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66年2月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
  分管纪检监察、巡察等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巡察办公室。
  2004年3月,获科技部“2001—2002年度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先进个人”;2004年9月,获四川省委、省政府“2003年度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先进个人”;2013年5月获全国平安建设县有关领导干部嘉奖。
  

  成和平:党委副书记,1964年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
  分管学生教育与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共青团、招生就业、工会及教代会、乡村振兴与对口支援、体育运动、校史研究、校园开放、民生等工作。协助书记分管党建及全面从严治党、组织、统战、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及意识形态等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招生办公室、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校工会、乡村振兴办公室、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校史馆、陈毅纪念园。联系智能制造学院、体育教学部。
  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高等数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数学建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编写的《高等数学》教材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并在《系统科学与数学》、《Nonlinear Funct.Anal.& Appl.》、《Nonlinear Analysis For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任四川省数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工业与应用数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应用数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数学会职教专委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数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普通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四届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组成人员。
  2010年参加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期三个月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项目培训。

  刘保县:党委常委、副校长,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
  分管宜宾校区、校园规划及基本建设、物资采购与保障等工作。分管宜宾校区、校园规划与基本建设处、招标采购中心。联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
  长期从事土木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包括国家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8部,授权专利9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李成大:党委常委、副校长,1969年6月生,中共党员,工程硕士,教授。
  分管本专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继续教育、实验室及实训基地、教学质量与教学督导、高教研究、教育统计等工作。分管教务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实训中心、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高教研究所、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秘书处、成渝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秘书处、四川省应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联系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联系成都工院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四川成工富创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六三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曾获评四川省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5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

  侯孟书:党委常委、副校长,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分管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编制与财务管理、校园信息化、外事、学报、厅校共建与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校际合作、校市合作、校友联络、教育基金会等工作。分管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处、计划财务与资产管理处、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外事办公室(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学报编辑部、社会科学联合会、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厅校共建办公室、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办公室、校友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主要从事数据组织与管理、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和无线传感网络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四川省重大专项研究计划等科研项目近4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有70多篇被SCI/EI收录。获国家和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张世凭:党委常委、副校长,1970年6月生,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教授。
  分管人事、教师发展、后勤服务与保障、安全及武装保卫、师生事务服务等工作。协助书记分管离退休工作,协助校长分管信访、综合改革、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等工作。分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后勤服务集团、保卫处(武装部)、师生事务服务中心。联系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和高等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本,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