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O,必博娱乐

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砥砺“十三五”,共筑成工梦——产教融合篇

【时间:2020年12月21日 09:30】 【栏目:成工要闻 【来源:综改处】 【编审:党委宣传部】

“十三五”期间,学校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和“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紧密围绕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打造育人新模式。探索“厅校共建”新机制,携手“政行企校”,融合各方资源,共同建设协同育人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合作育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特色彰显,成效显著。

探索“厅校共建”,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得到创新

根据省政府要求,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共同支持成都工业学院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建设,在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发展中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四川模式,力争把成都工业学院建成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2018年5月9日,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共同签订了“厅校共建”成都工业学院协议,开始实施教育厅、经信厅共建成都工业学院。学校积极探索实施“厅校共建”管理体制,形成了产教融合在教育和产业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协同、推进的工作新格局,教育和产业间形成了新的协调融合机制和渠道。

 

 

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功能不断增强

学校以产业技术创新为牵引,积聚“政行企校”多方资源,共建了一批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苏宁产业学院”“模具产业学院”等,打造“政行企校”利益深度链接共同体,推进“政行企校”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将校办工厂改造成校内教学实践基地,使工厂从单一的生产企业变为既从事生产又从事教学的“双肩挑”型教学实训基地。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成都公司合作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实体运营机构“四川成工富创科技有限公司”,探索“股权共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共同搭建省市智能制造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共同打造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获批四川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立项建设项目。

 

 

 

 

加强平台建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2017年,学校获批全国100所“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规划项目立项。以此为载体,学校在政府主导下、携手行业企业协会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建设了一批协同育人、科技创新、产业服务平台。与郫都区政府校地共建“环成都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打造集科技、创业、创意、孵化、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子信息产业平台;与蒲江县人民政府校地共建“绿色创新工业研究院(蒲江)暨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科技园蒲江园区”;围绕宜宾市“8+2”产业领域,共建“产教融合园区”,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融合,服务宜宾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

 

 

以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为支撑,学校科学布局新增3.4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实习教学场地,4000余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重点建设在电子信息、模具技术、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领域有地区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实验中心。持续向社会输送掌握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3千人/年,开展各种技术培训3万人次/年,为四川省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搭建产教联盟,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十三五”以来,学校积极参与和搭建共同发展的合作联盟,利用各种产教联盟和高校联盟,推动联盟内学校、企业、协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深度合作,促进教育和产业的统筹融合发展。学校共牵头成立或加入了8个产教联盟和7个高校联盟。牵头成立了全国无人机教育联盟、中国(四川)电碳产业联盟、四川省电子信息产教联盟、成渝汽车服务产教联盟、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四川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联盟、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等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或副理事长单位。目前,各联盟有效运行,协同育人、融合发展的作用正逐步显现。

 

 

 

 

广受关注,应用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在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副省长杨兴平对我校进行“四有”肯定:“有强大的‘应用型基因’,有坚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心,有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勇气,有改革创新的举措和实效”。201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等多家中央媒体组成的“奋进之笔‘1+1’走进四川”采访团走进我校,全方位、多角度聚焦学校应用转型发展。学校应用转型的成果和经验被数十家媒体报道、转载,反响强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稳步提升,应用型大学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