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O,必博娱乐

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砥砺“十三五”,共筑成工梦——人才培养篇

【时间:2020年12月14日 15:16】 【栏目:成工要闻 【来源:综改处】 【编审:党委宣传部】

“十三五”时期,学校始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明德广识、技精能强、融通善用”的人才培养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探索并实施以“产教五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职业素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基层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稳定办学规模,跨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59人,相比于“十二五”末期增长了25.7%。其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083人,占比97%。

 

“十三五”以来,学校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坚持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将合格评估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2018年,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志着学校顺利实现“三步走”发展目标的第一步——以通过合格评估为标志,建成在区域和行业有一定优势、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合格本科学校

   

 

 

 

优化学科布局,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学校现有33个本科专业,相比于“十二五”末期增长了83%;涵盖的学科门类从“十二五”末期的2个增加至目前的工、理、管、经、艺5个。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求,重点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等交叉新兴专业。

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的专业数达到35个次,其中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有7个专业入选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专业成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专业成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6个专业成功入选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学校共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课程数达到38门次。1门课程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国际在线课程;1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6门课程获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4门课程获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立项;2门课程获首批省级线下一流课程、3门课程获首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门课程获首批省级社会实践课程;1门课程获首批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4门课程获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另有2个项目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产教融合工程,在省政府主导下,创立了省教育厅、经信委共建成都工业学院的“厅校共建”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建了“股权共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成工富创”校企合作新模式;牵头组建了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电子信息产教联盟;建设了“华为ICT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打造“政行企校”利益深度链接共同体,推进政行企校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围绕“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业强省”和成都市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主动对接产业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并实践了以“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教学场所与真实工厂相融合”“教师队伍与工程师队伍相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产教“五融合”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其成果获2018年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与富士康科技集团联合打造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完善制度标准,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努力推进教学质量标准化建设,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大纲”“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构成的标准体系。初步构建起由“质量目标与标准、组织实施与管理、教学资源与条件、质量监控与评价、质量反馈与改进”五个系统构成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管理制度的体系化、规范化建设,陆续出台《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暂行条例》《教学督导工作暂行条例》等涉及教学计划、日常运行、质量与评价、管理流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100余项。制定了《本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条件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十三五”期间学校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达到163200.03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约1.93 亿元

 

现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有67个建制实验室,其中14个实验室为与英特尔成都公司等校外单位共同建设的“产学研用”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建有“工程素质训练中心”“大学生特质培养创新中心”及与企业、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的234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3个为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已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实现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突破。大力推动“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获奖数和获奖级别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荣获国家级奖励100余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2项

 

 

 

推进双创教育,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革管理服务方式,引导学生刻苦读书,完善了讲堂、课程、竞赛、训练及项目孵化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年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计划248项省级立项600余项。学生通过训练计划发表论文28篇,授权和受理专利30余项。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超过95%,学校人才培养能力逐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