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O,必博娱乐

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教育导报:解好新专业建设这道“综合题”——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新增本科专业建设观察(下)

【时间:2021年04月22日 16:40】 【栏目:媒体看学校 【来源:成工院管理员—宣传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

新学期刚开学,石峻峰就在为“2021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大数据赛道忙碌着。作为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石峻峰去年刚获得了四川省高校金融科技挑战赛二等奖。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获批的新专业,“大数据技术未来一定会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看到前景的石峻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专业,并在扎实的学习和比赛中找到了“归属感”,获得了“成就感”。

学生满满的“获得感”从哪里来?

西南石油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健全说,和建设历史悠久的“老牌专业”相比,新办专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更加复杂和特殊。“专业建设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借鉴,BBO,必博娱乐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

“新专业建设不仅关乎学生的‘出口’,也关乎高校内涵发展、实现‘动能提升’,更关乎能否支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负责人说,新专业建设是“白纸画图”,正因为“新”,在育人目标、师资队伍、课程结构、课堂形态、教学方式、实践方式等各个环节都有极大的创新空间。“从这个角度看,新专业建设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分类定位、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新专业要如何建设、如何建好?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建设高水平教师团队

冯弛是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大四的学生,因为成绩优异已直博到电子科技大学。

作为全国首批获批建设该专业的高校,西南石油大学一开始就高起点建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近两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毕业生“出口”稳定,“上升”渠道通畅,像冯弛一样实现高质量升学、就业的学生不在少数。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好新专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关键。”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院长王平说,学校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专家学者,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学院80%的老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如何配齐配强教师队伍,是各校在建设新专业过程中探讨最多的话题。

在四川省新增的97个专业布点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等专业是热点专业。不少专业点负责人反映,这类前沿学科,建设难点在于传统师资结构不足以支撑教学。

除了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有效整合现有师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建设好新专业的关键。

西华大学2019年成立应急学院,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在2020年新增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应用型学科,学校已开设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技术类专业,都可为应急技术与管理相关课程提供支撑。”该专业负责人舒志乐说,目前,学院已引入多位安全类背景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学院教师专职教师多数具有相关行业背景。“在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我们有不少教师都参与过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决策咨询及灾后重建工作,实战经验丰富。”

四川师范大学此次新增了艺术与科技专业,“专业建设的重难点是将文科与工科进行深度交叉融合,但长期以来,艺术与科技教育处于泾渭分明的状态,交叉型人才很少。”该专业点负责人陈杉表示,为了破解师资难题,专业将有效整合校外导师资源,在遵从现有教学体系的原则下,推动相关行业、企业导师进课堂,继而进一步带来课堂教学与项目实操的对接。

打造专业“金课”

最近,成都工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李刚俊格外忙碌。一方面要指导教师完善自编专业教材;一方面要对接相关企业,开发应用案例资源。“目前,为了支撑新专业发展,我们已经开发了多门专业必修课的配套自编教材。”李刚俊所说的新专业,是该校此次新增的机器人工程专业。

李刚俊介绍,从全国范围看,目前机器人专业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但由相关企业推出的实操型教材占比过大,应用对象单一、理论基础单薄、价格昂贵,非常缺乏针对机器人本科专业系统、全面的规划教材。

“要打造‘金课’,适用的专业教材是关键。我们的着力点,是把教材编写与师资队伍培训提升同步推进。”李刚俊说,该专业师资力量由机械电子工程等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抽调组成,通过教师前期参与教材编写和案例汇编,能帮助教师形成完整的机器人知识体系,对交叉学科形成宏观把控。

“一流专业需要一流课程支撑”,在记者调研过程中,这样的认识已经成为广泛共识。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刘向君讲述了一个“专业逆袭”的故事,深刻反映“金课”对于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西南石油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如今是国家级一流专业,然而就在几年前,该专业一度面临减招、停办、取消的危机。

工业设计也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多数学生对专业及前景认识不清。“最惨的一年,转专业之后学生就只剩一半。留下来的学生也得过且过。”工业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张旭伟说。

为了让学生爱上专业学习,该专业教研室以打造“金课”为破题点,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与企业合作,将企业关注的前沿话题带入课堂。一方面改进授课方式,例如,借鉴设计制图中的透视学,将其“移花接木”到工业设计的设计素描课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了,热情日渐高涨,专业也获得“新生”。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四川目前正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建立省校两级专业课程递进培育机制,引导高校制定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开展综合实力校内自评自查,制订递进培育方案。未来,四川将逐步建立课程-专业-学科相互支撑的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体系。

课堂的形态悄然变化

2020年2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获批全国首个“区块链工程”专业,同年9月,全国第一批“区块链工程”专业学生入学,开启了我国系统化培养区块链人才的步伐。

由于区块链人才培养周期长,高校培养体系不完善,且区块链涉及IT、通信、密码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诸多知识领域,需要具备一套高度复合性的知识体系。相较于传统专业,“区块链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紧贴前沿,突出行业引领,在人才培养上更加突出应用与实践。

在这样的思路下,该专业的课程与实践教学,以构建工程项目(产品)的全过程为主线,实施双导师制、项目教学制等培养模式,实现产学深度融合,“颠覆”了传统课堂的形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以新专业建设为牵引,传统课堂的形态正发生悄然变化。不少专业点负责人认为,“新专业、新要求,正倒逼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以来,四川高等学校灵活运用慕课教学、混合式教学、直播录播等多种教学方式推进在线教学工作,对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四川省将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同时,以新理念带动新发展,积极支持高校将“战时措施”转变为“平时机制”,将“互联网+”“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推动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